一次性隔离衣通常由无纺布材料制成,或与具有更好防渗透性能的材料如塑料薄膜结合制成。通过各种无纺布纤维接合技术的使用而不是编织和针织材料的几何联锁使其具有完整性和韧性。隔离衣应能遮住躯干和全部的衣服,以构成微生物和其他物质传播的物理屏障。应具有防渗透性、耐磨性和防撕裂性能[2]。目前国内没有专门的标准,仅在《隔离技术规范》中有关于隔离衣的穿脱的简要介绍(隔离衣应后开口,能遮盖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肤),但是没有关于规格及材质等相关指标。隔离衣可以是重复使用的,也可以是一次性的,不带帽子。从《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隔离衣定义来看,没有防渗透方面的要求,隔离衣可以是防水的也可是不防水的。 一次性防护服:GB 19082-2009明确指出防护服由连帽上衣、裤子组成。可分为连身式结构和分身式结构[3]。裤腿及袖口是收紧的,防护服的防护等级**隔离衣。一般推荐使用一次性的 一次性隔离衣: 1、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2、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随移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时。 3、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汇物喷溅时。 4、进入重点部门如ICU、NICU、保护性病房等,是否需穿隔离衣,应视医务人员进入目的及与患者接触状况决定。 一次性防护服: 1.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患者时。 2.接触疑似或确诊SARS、埃博拉、MERS、H7N9禽流感等患者时,应遵循较新感染控制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