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用品的充足,是战胜疫情的必要条件。相较于在公共场合人人需戴的口罩,为何医用防护服更为紧缺?“首先,医用防护服生产是需要有资质的,目前,全国范围内符合国内标准、拥有生产资质的企业仅为40家。其次,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的医院使用防护服的需求不大,所以国内数量更多的企业是以出口为主的。”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李桂梅告诉记者,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生产周期较长、面料要求较高,加工工序复杂,加之平时市场需求量有限,因此总体库存不多。 首当其冲是明确转换标准 面对疫情,省内拥有符合国内标准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生产资质的苏州奥健医卫用品有限公司,已开足马力生产。目前,员工都在加班加点赶制防护服。“我们在年三十晚上逐个打电话给员工,年初一就恢复生产了。但部分员工因为家乡封路,短期内赶不回来,因此近又发布了招募信息,征集27台设备和多名缝纫工,希望可以增加医用防护服生产线,尽快提高产能支援*。”企业负责人说,在招募消息发布后,社会爱心人士报名踊跃,手机完全停不下来。 奥健医卫复产的过程中,省工信厅和省药监局也积极协调**生产。工信厅协调江阴一家原料企业**供应,帮助企业解决跨省运输难题;省药监局基于企业净化车间正在改造的情形,批准苏州健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代工申请……尽管防护服生产能力*提升,但客观上,企业产能仍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在企业全力生产的同时,也呼吁让更多出口防护服转而内销,共解燃眉之急。”李桂梅说。 事实上,在本月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也曾表示,要推动出口标准和中国标准的衔接,让符合欧盟标准、美国标准的出口产品能够在中国的一些领域中使用。29日,工信部再次发声,为缓解目前医用防护服生产供应不足的问题,将加大分级分类供给,增加符合欧盟标准的紧急医用物资防护服供给,并对其实行**生产、标识标记管理。 对此,省内一家开通捐赠通道的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阶段,不论是出口转内销,还是增加海外采购力度,首当其冲便要先明确国内外防护服标准如何转换衔接。 就在29日,国家《关于疫情期间防护服生产使用有关问题的通知》印发,明确提出,当医用防护服不足时,可使用紧急医用物资防护服。紧急医用物资防护服应符合欧盟医用防护服EN14126标准(其中液体阻隔等级在2级以上)并取得欧盟CE认证,或液体致密型防护服(type3,符合EN14605标准)、喷雾致密型防护服(type4,符合EN14605标准)、防固态颗粒物防护服(type5,符合ISO13982-1&2标准)。